1)第23章 唯有请求王上封赏,以正军心。_大秦摄政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向王上请功!”

  杨端和目光如炬:“如今我军攻破武安,灭赵一战彻底发生转折,优势在我。”

  “死士营被打残,步卒伤亡达到了三万之众,虽然不会影响什么,此刻是大胜之际,胜利的喜悦会掩盖一切。”

  “但是,胜利的喜悦褪去,军中士气必将低落,这一点,我等无法改变,唯有请求王上封赏,以正军心。”

  “将军中的情况如实禀报王上,让王上决断。”

  “诺。”

  点点头,辛胜没有反驳,大秦锐士奋勇杀敌,之所以一往无前,就是因为杀敌立功就会有封赏。

  如今的军中,只有封赏与大胜才能压制军中因为将士阵亡而有可能低落的士气。

  攻破武安,只是第一站。

  接下来,不管是南下合围邯郸,还是北上进攻井陉关,都需要大军死战。

  在这之前,必须要解决军中士气问题,这是大军决胜的关键。

  辛胜离开,杨端和低着头继续处理军务,他心里清楚,军中文吏欠缺处理大城的经验。

  如今武安之中,一切只能军管,以大秦锐士之赫赫威名,强硬压制,等待朝廷派遣而来的官吏接手。

  而在这之前,他需要保证武安的稳定,不至于发生乱象,从而影响大秦接受武安。

  杨端和虽然是新将,但他也征伐数次,见识过老将如何处置攻占的城池。

  他清楚这个时候才是最紧要,也是最危险的。

  武安城破的消息,不胫而走。在消息送出去后,杨端和便没有在管,既没有隐瞒,也没有推波助澜。

  武安距离邯郸最近,井陉关次之,咸阳最远,纵然前往咸阳的特使启用了金令箭,邯郸方面依旧第一时间得到了武安城破的消息。

  邯郸城外,秦军幕府。

  “将军,武安方面的杨端和将军派遣特使到来,一切信物都能够对得上。”

  中军司马匆匆而来,打破了幕府之中的安静,这些日子,桓齮有些头大。

  他虽然率领的是大秦的关外老营的士卒,不如蓝田大营的新军精锐,但这些将士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勇之士。

  他进攻邯郸已经半月有余,迟迟没有半点成果,自从他率领大军攻破邯郸的门户,安阳与邺以来,便寸步难进。

  有廉颇镇守的邯郸,就像是一个乌龟壳。

  “将人带进来!”桓齮抬头,吩咐一声,继续盯着地图研究。

  赵国得天独厚。

  纵然朝政荒诞,君王昏聩,奸妄横行朝野,但是名将辈出,不光是有能够与王翦抗衡,甚至胜过的李牧,也有老将廉颇。

  “特使六见过桓齮将军!”六走进幕府,朝着桓齮行礼,然后将铜管递给了桓齮:“这是杨端和将军给将军的信。”

  中军司马接过铜管,打量了一眼递给桓齮:“将军,泥封完好,是杨端和将军的泥封。”

  接过铜管,桓齮挥手:“特使一路赶来辛苦了,带特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